
10月22日上午,北京市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理論+百姓+文藝”宣講報告會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讀書會在北京八大處公園舉行。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師生代表、青馬班學員代表共20余人參加活動。
活動現場,專家、百姓、文藝工作者同臺聯講,理論解讀、百姓故事、文藝節目相融合的宣講形式生動通俗、引人入勝,贏得陣陣掌聲。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黃仲山帶來“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活化利用的北京實踐與北京經驗”為題的理論宣講,從北京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大格局與細功夫”“大視野與軟實力”“新時代與新風貌”等方面開展宣講。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房山分局百姓宣講員林曉晶以“跨越三千年的對話”為主題,講述了琉璃河保護的重要性與城市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緊密聯系。北京曲藝團國家一級演員王樹才和伴奏員賈楠、高旭源、劉源,用一曲北京琴書《剪下生花》生動傳遞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八大處公園管理處副主任王瑩瑩圍繞八大處的歷史變遷為線索,領學了理論書籍《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

我校學生代表也現場分享了學習心得與體會,并進行了實地研學,親身體驗了八大處公園的文化底蘊。
馬理論研22彭瑋振談到,通過參加本次宣講活動一方面對如何學習和宣傳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有了新的認識,宣講可不拘泥于“講”,可以多種方式結合,使宣講內容更加生動深刻。另一方面對習近平文化思想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實踐有了更深的認識。
信安22-1單伯瑜表示,“理論+百姓+文藝”特色宣講活動不僅是一次知識的傳遞,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感受到了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以及文化自信的力量。作為新時代大學生,將積極學習、宣傳黨的創新理論,將所學應用于實踐,做文化自信的傳承者與弘揚者。
編輯:左芳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