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思政課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3月7日下午,黨委書記劉軍一行到馬克思主義學院開展專題調研,與學院師生深入交流。黨委副書記姜孔橋、史貞軍一同調研。

劉軍領學了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的民盟、民進、教育界委員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與師生代表一起交流學習體會,并聽取了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整體情況、思政課改革進展,以及學院2025年重點工作匯報。
劉軍指出,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思政課建設,對上好學校思政課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馬院思政課教師要深刻把握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和把德育貫穿于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全過程的重要意義;要始終堅持思政課建設和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同向同行;要用好用活全校思政資源,學校各部門之間協調聯動,真正做到把思政教育“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有機融合起來。
劉軍表示,過去的一年,馬克思主義學院各項工作更加務實有效,獲批北京高校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培育建設單位,順利完成了學院黨委換屆,在“興工報國”大思政課建設、理論宣講與社會服務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好成績。他就如何開創學校思政教育新局面,提出五點要求。一是要深刻認識思政課建設的重要意義。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強化思政課教師的使命擔當,加強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內容的思政課程體系建設,推動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落地見效;二是要準確把握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馬院要全面落實《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和“北京市貫徹 <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 的實施方案”部署要求,根據學校“強基固本,提質擴容”工作基調,特別是“一校兩區”的辦學格局,抓好重點,積極作為; 三是要多措并舉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思政課教師要主動順應時代要求,始終保持積極進取的態度,勇于攻堅克難,提升育人能力,改革教育教學方法,在課程、師資和教學幾個方面下足功夫,進一步推動思政課內涵式發展,力爭在教育教學領域取得更多標志性成果。四是要以“大思政課”拓展思政育人新格局。要深挖學校文化基因,建好講好“興工報國”大思政課,將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與“五育并舉”相結合,線上線下相結合,在學校形成強大的思政引領力,不斷提升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和影響力,努力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五是要全力以赴做好考核評估迎檢工作。對標對表、細化分工,提前做好迎接“北京市重點建設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北京高校基層黨建標桿院系”創建培育單位的考核評估驗收準備。

姜孔橋就推動學院高質量發展提出工作要求。他表示,馬克思主義學院要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創新教學方法,提升學理深度,在課堂講授中通過生動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思政課教師應以更高的視野和站位,推動思政課程與思政工作協同共進,緊密結合學校的辦學特色和發展目標,努力培養具有北方工大情懷的優秀人才。
學校辦公室、黨委宣傳部、教務處、學工部、團委等部門負責同志參加調研座談。馬克思主義學院領導班子成員、黨委委員、教研室主任、黨支部書記和部分學生代表參加會議。
思政課教師陳首珠副教授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政協會議的重要講話更加突出了德育在“五育”中的首要地位,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我們應樹立“大思政”思維,既要用心講好思政“小課堂”,還要發揮社會“大課堂”的育人功能,引導青年學生立志聽黨話、永遠跟黨走。
馬克思主義學院22級研究生張震表示,新時代的青年大學生,肩負著推動科技進步、促進社會發展的職責使命,必須切實增強綜合素質,練就扎實的專業本領。要深切感悟新時代偉大成就,積極投身新時代偉大實踐,從實踐的“大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練本領,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力量。
編輯:左芳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