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在第135個五一國際勞動節來臨之際,北京市總工會召開表彰大會,對2025年北京市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和模范集體進行隆重表彰。我校“先進制造用高品質鋼鐵材料制備與應用團隊”獲評“北京市模范集體”榮譽稱號,實現學校在該項榮譽上的首次突破。同時,人工智能與計算機學院馬禮教授獲評“北京市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先進制造用高品質鋼鐵材料制備與應用團隊”由張立峰校長領銜,團隊身體力行踐行教育家精神、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成為全市學習的榜樣。在張立峰教授的帶領下,團隊緊緊圍繞高品質鋼鐵材料開發與制備過程的潔凈化、精準化、均質化和細晶化特色優勢方向展開深入的理論與應用研究,為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作出了突出貢獻。團隊曾先后獲評教育部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北京高校優秀本科育人團隊”“北京市工人先鋒號”等榮譽稱號。



團隊堅持服務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通過科研創新,實現了一批“卡脖子”鋼種的穩定制備,獲省部級科技獎勵一等獎8項。助力百噸級以上大型管板鍛件應用于三峽白鶴灘水電站主軸,支撐國家重大工程建設;研發的無取向硅鋼產品應用于新能源汽車電機鐵芯,助力我國新能源汽車全球領跑;研發的高速鐵路軌道用鋼應用于京雄高鐵建設,支撐我國交通安全。用實實在在的“硬核科技”,打造出北方工大科研“殺手锏”和“一招鮮”。堅持產學研用融合發展,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重點基金等國家級項目30余項,與寶武、河鋼、首鋼、鞍鋼等國內大型鋼鐵企業展開科研合作項目70余項。堅持培養鍛煉造就青年科技人才,培養青年長江、國家優青、青年拔尖等國家級青年人才4人,托舉工程和博新計劃4人,指導學生獲得中國教育機器人大賽特等獎在內的各類大學生科技獎勵20余項。堅持擔當社會責任,承擔北京市教育工會第二批“工匠學院”試點建設項目,落實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跨省結對 共筑美好”服務活動,與新疆工程學院“勞模創新工作室”結對子共同培養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應用技術型人才。

馬禮教授現任人工智能與計算機學院黨委書記,是北京市教學名師、北京市優秀教師、北京市屬高校學術創新團隊帶頭人。他長期從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秉持“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教育理念,以卓越的教學能力、深厚的科研功底和無私的奉獻精神,為培養高素質計算機專業人才做出了積極貢獻。
堅持“以本為本”,深耕教學一線。他帶領團隊按照一流標準開展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進入首批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行列,并于2022年通過工程教育認證;深化課程設計,編輯出版教材4部,《計算機組成原理》課程先后榮獲北京市優質本科課程(重點)、國家級一流課程。堅持創新求索,創新提升科研能力。他深耕分布式信息處理、物聯網、agent機器人系統等領域,主持包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10多項,在分布式系統領域取得優異成績,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堅持有組織科研,深化科研團隊建設。通過傳、幫、帶,增進交流和指導,促使青年教師盡快成長,帶領計算機系統能力團隊獲得北京市優秀育人團隊稱號。通過團隊協作,在物聯網、分布式存儲、綠色網絡等方面取得了優異成績,獲得北京市科技進步獎勵、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中國航空科技進步等獎勵。
兩項榮譽的獲得是北方工大全體師生務實進取、開拓創新、辛勤耕耘的生動體現。師生們表示要以獲團隊和個人為榜樣,堅守“興工報國”初心,緊扣“強基固本,提質擴容”基調,扎實推進“四新”發展,在教育強國首善之區建設新征程上寫下北方工大人的生動篇章。
北京市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和模范集體,是由市委、市政府授予本市勞動者的最高榮譽,每五年評選表彰一次。今年共評選出北京市勞動模范806人,北京市先進工作者446人,北京市模范集體195個。
編輯:左芳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