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9日,學校“青年行萬里路”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2024年總結表彰暨2025年出征動員大會在廣學樓報告廳舉行。校黨委副書記史貞軍出席會議,人事處(教師工作部)、教務處、學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宣傳部等部門負責人,各學院黨委副書記、團委書記以及社會實踐團師生代表共計300余人參加了大會。大會由校團委書記楊超主持。

與會師生共同觀看了2024年學校暑期社會實踐總結視頻展播,回顧了兩千余名師生同上“行走的大思政課”的成績與收獲,感受了北方工大學子與同時代同頻共振的昂揚風貌。優秀指導教師代表機械與材料工程學院輔導員曹靖宜表示,作為去年與學生同吃同住、熬夜改稿的“過來人”,今年更要“把方法教到位、把安全守到底”,成為大家實踐路上的“可靠同行者”。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苗玥說到,作為思政課教師,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不僅打破了深入了解各個不同專業的壁壘,更能深刻地感受到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意義和價值。經管學院“鄉拾村韻”實踐團和文法學院“心系故里·與寧遠行”實踐團就前期準備、實踐過程和成果落地三個方面的經驗進行了交流分享。

2024年我校共有8支實踐團隊、7名教師和7名同學分別榮獲“青年服務國家”首都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北京市優秀團隊、先進工作者、先進個人,與會領導為獲獎團隊和個人頒發了榮譽證書。

楊超介紹了我校2025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工作的總體思路和安排,孫宗瑞為各學院2025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團授旗。

史貞軍對我校2024年暑期社會實踐取得的優秀成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對付出辛勤努力的老師同學致以誠摯的感謝。他提到,全體師生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給謝依特小學戍邊支教西部計劃志愿者服務隊隊員回信精神,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青春力量。一是要心懷家國,在實踐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實踐中涵養家國情懷,讓理想信念在服務國家、奉獻社會中升華。二是要學以致用,在實踐中練就過硬本領。在實踐中鍛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升專業素養,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三是要勇于擔當,在實踐中發揚奮斗精神。在實踐中不畏艱難,主動迎接挑戰,不斷錘煉“自討苦吃”的本領,以奮斗姿態展現青春風采。史書記特別強調,要牢固樹立安全意識。校院兩級團委要高度重視安全工作,科學制定安全預案、動態調整進度安排,全力保障師生人身安全;全體實踐團成員需將安全責任貫穿暑期社會實踐各環節,暢通信息溝通渠道、強化實時聯絡機制,以嚴謹態度筑牢安全防線。

動員會后,校團委為實踐團師生作暑期社會實踐行前專題培訓,特別對方案制定、行程安排、經費使用和宣傳報道等內容進行了詳細的解釋說明。2025年,學校聚焦“強信念 懷家國 練本領 勇擔當”的主題,接續開展匯聚思想偉力之路、奮進強國復興之路、尋訪工大報國之路、探索挺膺擔當之路4個類型、15個項目,并對照團中央、北京市教工委等上級部門有關要求同步組織開展“青才匯平谷一起高大尚”首都高校“千人百村”大學生實習實踐活動,累計吸引近兩千八百名同學申報組建了500余支實踐團隊。未來,學校將持續拓展社會實踐的參與廣度,深耕社會實踐的探究深度,厚植社會實踐的人文溫度,切實引導學生在“行走的大思政課”上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
編輯:左芳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