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至29日,第85屆美國管理學會年會(the 85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我校經濟管理學院羅文豪教授指導學生完成的多篇論文(或研究提案)經同行評審后被本次年會接收。在北方工業大學研究生國際學術交流基金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聯合資助下,劉田野、賈萱琪、母茂娜等三名同學赴丹麥參會并進行了各自的論文演講。

美國管理學會年會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學術交流平臺,也是世界規模最大的管理與組織學者盛會。年會為與會者打造了深化研究視野、拓展學術網絡的寶貴平臺,并推動了旨在應對21世紀管理與組織領域最緊迫挑戰的知識的傳播。今年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第85屆年會,作為學會首次在歐洲大陸舉辦的年度盛會,共匯聚了逾13,400名參會者(含美國學者3,428人,全球其他地區學者9,297人),充分展現了學會國際學術共同體的蓬勃發展。會議期間舉辦了3,936場活動,涵蓋學術論文匯報、海報展示、工作坊與研討會等形式,為全球管理學界開展知識共享、協同創新與學術交流提供了獨特平臺。
7月28日下午,企業管理專業2023級碩士研究生劉田野同學在“Employee Motivation, Identity, and Experience”(員工動機、職業認同與工作體驗)論文分會場匯報了題為《How Idiosyncratic Deals Facilitate Employee Self-leadership: A Motivational Process Approach》的學術論文。該論文主要介紹了個性化契約(Idiosyncratic Deals)對員工自我領導的影響機制,揭示了個性化人力資源管理實踐如何通過激發員工目標追求動機,最終促進員工踐行自我領導。該分會場吸引了來自中國、美國、印度等多個國家的學者,他們圍繞“人力資源管理與員工動機、認同與情緒”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7月29日上午,企業管理專業22級碩士研究生母茂娜于由南洋理工大學的Kang Yang Trevor Yu教授組織的“HRM and AI: An HR-Centered Approach to Employers, Employees, and the Use of AI at Work”(人力資源管理與人工智能)討論會上,匯報了題為《Autonomy- Versus Dependency-Oriented AI Usage and Their Effects on Employee Creativity》的研究提案。該提案創新性地提出了職場中不同的AI使用方式,并初步為不同使用方式對員工創造力的差異化影響提供了實證支持。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學者對該討論會表現出高度興趣,部分學者還在會后同匯報者取得聯系,計劃基于該提案開展后續跨文化合作。

7月29日下午,工商管理專業2024級專業碩士研究生賈萱琪同學在“Digitalisation: Digital Elites, Surveillance, and Power Dynamics”(數字化:數字精英、監控與權力動態)論文分會場匯報了題為《The Impact of Electronic Surveillance on Employee Feedback Avoiding Behaviors: Insights from Affective Events Theory》的學術論文。該論文基于情感事件理論(Affective Events Theory),探討了電子監控如何通過工作場所孤獨和道德情緒影響員工的反饋回避行為,并揭示了工作地位的調節作用。該研究不僅豐富了情感事件理論在數字化監控背景下的應用,還為企業優化電子監控管理提供了具體建議。該分會場吸引了來自美國、法國、印度等多國學者,圍繞數字化環境下的組織權力與員工行為展開深入討論。賈萱琪同學的匯報獲得與會者的積極反饋,展現了我校研究生在管理學前沿領域的科研能力。

這是我校工商管理學科碩士研究生連續三年亮相美國管理學會年會這一國際學術舞臺,充分體現了我校在工商管理學科研究生培養方面持續加大的投入力度,也彰顯了我校師生在工商管理學術研究領域的持續探索。參與此類國際頂級學術會議并開展學術匯報與交流,不僅向全球多所高校及學術組織展示了我校人才培養的豐碩成果,也為進一步提升我校工商管理學科的國際影響力作出了積極貢獻。
編輯:左芳舟